2018年中國表面活性劑行業主管部門、監管體制、法律法規
發布時間:2018-10-29 15:51
點擊量:次
參考觀研天下發布《2017-2022年中國表面活性劑市場規?,F狀及十三五未來趨勢研究報告》
1、 主管部門及管理體制
表面活性劑行業已充分實現市場化競爭,各企業面向市場自主經營,其行業管理體制為國家宏觀指導下的市場調節管理體制,政府職能部門進行產業宏觀調控,行業協會進行自律規范。其中,國家發改委承擔行業宏觀管理職能,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為其行業主管部門,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為其質量監管部門,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和中國化工學會精細化工專業委員會為其全國性行業自律組織。行業主要的管理部門、協會組織及相應職能如表所示:
相關監管政策及法規如下表所示:
2、 主要政策
我國十分重視精細化工行業的發展,把精細化工作為化學工業發展的戰略重點之一,列入多項國家發展計劃中,從政策和資金上予以重點支持。多年來,國家發布了諸多支持精細化工行業發展的政策,為我國精細化工行業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政策環境。
2008 年 4 月 14 日,科學技術部、財政部及國家稅務總局頒布《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辦法》(國科發火[2008]172 號)及其附件《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精細化工新材料屬于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對于從事該領域且相關指標達到要求的企業,國家將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并給予相應的稅收優惠政策。
2010 年 10 月 10 日,國務院發布《國務院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國發[2010]32 號),決定加快培育和發展節能環保、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到 2015 年,戰略性新興產業形成健康發展、協調推進的基本格局,對產業結構升級的推動作用顯著增強,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力爭達到8%左右。到2020年,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力爭達到15% 左右,吸納、帶動就業能力顯著提高。
2010 年 10 月 18 日,《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提出,要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強化核心關鍵技術研發,突破重點領域,積極有序發展節能環保、新能源、新材料等產業,推動高技術產業做大做強。
2011 年 4 月,國家發改委發布《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1 年本)》,將新型精細化學品的開發與生產列為國家鼓勵類產業。
2012 年 2 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的《石化和化學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提出,要重點突破和發展產品精細化、專用化、高附加值化技術,并制定了在十二五期間,將我國精細化工率提高到 50%,推動我國石化產業結構調整和技術進步的整體規劃。
2015 年 5 月,國務院頒布了《中國制造 2025》,是我國實施制造強國戰略第一個十年的行動綱領,瞄準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材料、生物醫藥等戰略重點,引導社會各類資源集聚,推動優勢和戰略產業快速發展。該文件提出加快制造業綠色改造升級,將功能性高分子材料列為發展重點。
2015 年 10 月,《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中提出加快建設制造強國,實施《中國制造二〇二五》。引導制造業朝著分工細化、協作緊密方向發展,促進信息技術向市場、設計、生產等環節滲透,推動生產方式向柔性、智能、精細轉變。
2016 年 3 月,《十三五規劃綱要》提出重視原始創新和顛覆性技術創新,加快突破新材料領域的核心技術,將新材料行業納入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
2016 年 10 月,《石化和化學工業發展規劃(2016-2020 年)》提出要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在化工新材料、精細化學品、現代煤化工等重點領域建成國家和行業創新平臺。
1、 主管部門及管理體制
表面活性劑行業已充分實現市場化競爭,各企業面向市場自主經營,其行業管理體制為國家宏觀指導下的市場調節管理體制,政府職能部門進行產業宏觀調控,行業協會進行自律規范。其中,國家發改委承擔行業宏觀管理職能,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為其行業主管部門,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為其質量監管部門,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和中國化工學會精細化工專業委員會為其全國性行業自律組織。行業主要的管理部門、協會組織及相應職能如表所示:
部門名稱 | 職能 |
國家發改委 | 負責制定產業政策,擬訂并組織中長期規劃和年度計劃,按國務院,規定權限審批、核準、審核重大建設項目 |
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 | 發揮行業管理職能,研究戰略,擬訂規劃和產業政策并組織實施等 |
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 | 管理產品質量監督工作,管理和指導質量監督檢查 |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 開展經濟發展調查研究,開展行業統計調查工作,制定行業規劃,加強行業自律,規范行業行為,開展國內外技術交流,開展知識產權保護、反傾銷等工作,組織重大科研項目推薦,組織質量管理,參與質量監督,參與制定國家、行業標準等 |
中國化工學會精細化工專業委員會 | 行業內部自律性管理組織,參加制定產業政策、中長期發展規劃、產品質量標準,加強行業內外溝通、交流和聯系,組織本行業調查研究等 |
主要政策法規 | 發布單位 | 實施/修訂日期 |
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 | 國務院 | 2011.02.16 |
危險化學品經營許可證管理辦法 | 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 | 2012.09.01 |
危險化學品安全使用許可證實施辦法 | 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 | 2013.05.01 |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 | 全國人大常委會 | 2014.04.24 |
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 | 全國人大常委會 | 2014.08.31 |
職業健康監護管理辦法 | 衛生部 | 2002.03.28 |
中華人民共和國監控化學品管理條例 | 國務院 | 1995.12.27 |
《中華人民共和國監控化學品管理條例》實施細則 | 原化學工業部 | 1997.05.07 |
《易制毒化學品管理條例》 | 國務院 | 2005.11.01 |
2、 主要政策
我國十分重視精細化工行業的發展,把精細化工作為化學工業發展的戰略重點之一,列入多項國家發展計劃中,從政策和資金上予以重點支持。多年來,國家發布了諸多支持精細化工行業發展的政策,為我國精細化工行業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政策環境。
2008 年 4 月 14 日,科學技術部、財政部及國家稅務總局頒布《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辦法》(國科發火[2008]172 號)及其附件《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精細化工新材料屬于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對于從事該領域且相關指標達到要求的企業,國家將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并給予相應的稅收優惠政策。
2010 年 10 月 10 日,國務院發布《國務院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國發[2010]32 號),決定加快培育和發展節能環保、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到 2015 年,戰略性新興產業形成健康發展、協調推進的基本格局,對產業結構升級的推動作用顯著增強,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力爭達到8%左右。到2020年,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力爭達到15% 左右,吸納、帶動就業能力顯著提高。
2010 年 10 月 18 日,《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提出,要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強化核心關鍵技術研發,突破重點領域,積極有序發展節能環保、新能源、新材料等產業,推動高技術產業做大做強。
2011 年 4 月,國家發改委發布《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1 年本)》,將新型精細化學品的開發與生產列為國家鼓勵類產業。
2012 年 2 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的《石化和化學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提出,要重點突破和發展產品精細化、專用化、高附加值化技術,并制定了在十二五期間,將我國精細化工率提高到 50%,推動我國石化產業結構調整和技術進步的整體規劃。
2015 年 5 月,國務院頒布了《中國制造 2025》,是我國實施制造強國戰略第一個十年的行動綱領,瞄準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材料、生物醫藥等戰略重點,引導社會各類資源集聚,推動優勢和戰略產業快速發展。該文件提出加快制造業綠色改造升級,將功能性高分子材料列為發展重點。
2015 年 10 月,《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中提出加快建設制造強國,實施《中國制造二〇二五》。引導制造業朝著分工細化、協作緊密方向發展,促進信息技術向市場、設計、生產等環節滲透,推動生產方式向柔性、智能、精細轉變。
2016 年 3 月,《十三五規劃綱要》提出重視原始創新和顛覆性技術創新,加快突破新材料領域的核心技術,將新材料行業納入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
2016 年 10 月,《石化和化學工業發展規劃(2016-2020 年)》提出要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在化工新材料、精細化學品、現代煤化工等重點領域建成國家和行業創新平臺。
資料來源:觀研天下整理(YX)
熱點